太平洋岛国论坛

1971年成立于新西兰的论坛
太平洋岛国论坛(Pacific Islands Forum),原名南太平洋论坛,1971年8月5日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成立,论坛为南太平洋各国协调地区事务提供了平台,每年召开一次会议。[1][2]
1971年8月,斐济、澳大利亚、新西兰、库克群岛汤加以及西萨摩亚的首脑齐聚新西兰,召开了第一届南太平洋论坛峰会,并宣布成立南太平洋论坛。[1][2]1972年,论坛建立常设机构南太经济合作局。[3]1985年,各太平洋岛国共同签订了《南太平洋无核区协定》,成功抵制法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核试验[1]1988年,南太经济合作局改称南太论坛秘书处。[3]从1989年起,论坛邀请中、美、英、法、日和加拿大等国出席论坛首脑会议后的对话会议。2000年10月,南太平洋论坛正式改称太平洋岛国论坛。2004年,在第34届论坛年会上,各成员国领导人共同发表了《奥克兰宣言》,其宗旨是实现该地区繁荣与发展。[1][2]
2011年,在第42届领导人峰会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等人应邀出席,共同探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等岛国面临的紧迫问题。[1][2]2015年5月,日本和太平洋岛国论坛首脑峰会在日本福岛举行第七届会议,发表了《福岛磐城宣言》。[2]2022年5月,时任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苏瓦会见太平洋岛国论坛秘书长普纳,王毅表示中方始终高度重视论坛在地区事务中的重要作用。[4]2023年11月7日,第52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会议在库克群岛举行。[5]10日,轮值主席国库克群岛总理布朗表示,部分岛国首脑对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表示“强烈担忧”。[6]
太平洋岛国论坛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太平洋地区的政治、经济、环保等不同领域的合作与一体化。随着国际形势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太平洋岛国在凝聚为一个整体的情况下,在国际舞台上可发挥更重要作用。[1]

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