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仆

西汉名将
杨仆,西汉名将,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南湾村(今新安县境内)人,其东移函谷关和南下平叛的壮举,千古流传。[1]汉武帝时,为御史,后为主爵都尉。公元前112年,为楼船将军,率领水军路博德的陆军一起平定南越国,封将梁侯。汉武帝敕责他有五过,让他不要居功自傲。前111年,与王温舒韩说一起平定东越国。[2]前109年,出征卫氏朝鲜,与左将军荀彘为将军,因配合不力、贻误战机,被荀[zhì]扣押,灭朝鲜后,汉武帝知道是二将争功,诛杀荀彘,杨仆当诛,赎为庶人。后病死。[3][4]

背景

西汉初年,关东诸王,屡谋与朝廷抗争,地方列强也企图乘机割据称霸,对西汉中央政权构成严重威胁。为加强中央集权,朝廷在中央常备军中,除增设八校尉、期门军羽林军之外,还专设楼船军(水军)。汉武帝因杨仆战功赫赫,且熟悉关东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而任其为 楼船将军,前往关东监督。关东是相对关中而言的,秦、西汉等定都今关中(含今陕西西安、渭南咸阳宝鸡的地区)的王朝,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为关东。为拉拢人心,汉武帝把关中的土地分给了当朝有功之臣,唯独没有杨仆的份。汉武帝对他说,关内的土地分完了,你就做一个关外侯吧。老家在关东的杨仆并不情愿做一个让人耻笑的“关外侯”。他上书汉武帝,要求将函谷关东移至今新安县境。为扩大关中地盘,加强对关东的控制,汉武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楼船将军杨仆带领他的部下及门人,将函谷关东移至三百里外的今新安县境,称其为新关,“旧关”也因此而改置弘农县,南湾村就此归入了关中的地盘。

人物经历

杨仆在关东监督期间,因治军有方深受汉武帝赏识,任其为主爵都尉。此时,恰逢南越发生叛乱事件,汉武帝命杨仆率兵南下平叛。其进军路线是:出豫章(今南昌)、下浈水,会师番禺(今广州)。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杨仆按规定路线到达豫章后,溯赣江而上,经南康南安,为大庾岭所阻,全师只得弃舟登岸,从陆路越过大庾岭,来到[zhēn]、凌两江交汇处,伐木造船,再建楼船师。有资料说:“(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西汉时一丈约合2.3米,说明楼船高大雄伟,威武壮观,可见当时的造船技术已相当高超。杨仆南下平叛历时一年有余,足迹踏遍了今天的广州、香港珠海深圳海南岛等大片土地,为打击叛乱势力,维护民族大融合的太平局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史记》、《汉书》都记载了楼船将军杨仆平南越之乱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有诗曰:“卫青开幕府,杨仆将楼船;汉节梅花外,春城海水边。”至今南雄一带仍有“杨历岩”、“楼船水”等地名,表现了后人对杨仆的思念。但是,后人在评价杨仆南下平叛事件时,也有不同的看法。如太史公司马迁对他的评价是“楼船纵欲,怠傲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