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卫星

提供数据中继通信或测控服务的卫星
中继卫星,全称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英文名:Tracking and Data Relay Satellite,简称:TDRS),[1]是装设有跟踪和通信转发设备的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6]也被称为“卫星的卫星”“太空交警”“太空二传手”。[3][4]
1983年4月4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了第一颗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TDRS-1),开创了天基测控新时代;[2]1995年起,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开始计划发射三颗更先进的第二代TDRS——高级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ATDRSS);[7]2003年,中国立项并启动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系统工程;[8]2008年4月25日,天链一号01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意味着中国中低轨航天器开始拥有天上的数据“中转站”;[9]2011年9月,俄罗斯第二代“鱼叉”中继卫星的首颗星发射成功,用于取代原来的“喷泉”卫星;[10]2013年1月30日,NASA发射了第三代TDRS的首颗卫星TDRS—K;[11]2016年开始,欧空局发射部署第二代中继卫星;[10]2020年,日本发射第二颗数据中继卫星,直接跨入光通信阶段;[10]2024年3月17日,中国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相关工作,计划于近日择机实施发射。[12]
中继卫星作为一种特殊用途的通信卫星,主要用于提供低轨航天器与地面控制中心的数据中继、连续跟踪与轨道测控服务,扩大航天器与地面控制中心的信息交互时长,实现资源卫星、环境卫星等数据的实时下传,提高各类卫星使用效益和应急能力等。[5]中继卫星具有全轨道连续覆盖,全天候数据收集高速率数据传输能力,是大型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各类航天器提供良好的测控和通信手段。[7]

历史沿革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