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帕森斯

约翰·帕森斯
约翰·帕森斯,美国人,发明家,数控机床的发明者。勇於探索往往是创新者成功的关键。

人物事迹

就拿计算机辅助制造先驱约翰·帕森斯来说,他刚开始进行尝试的时候也并未采用数字计算机,而是使用当时极为普通的穿孔卡计算机,但出人意料的是,就是这种简单的工具使他成为“数控之父”。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使人们摆脱了仅靠眼和手来操作机器的方式,可以更精确地制造芯片上的电路,以及加工出能够减少汽车阻力的汽车外壳。   1947年,约翰·帕森斯是设在美国密执安州特拉弗斯城的帕森斯工厂的负责人。这家工厂生产直升机旋翼。在当时,数字计算机仍属于一种庞然大物,但会计师使用的穿孔卡式计算机到处可见。帕森斯遂租用了一台IBM会计计算机来计算某些设计参数,因为直升机旋翼叶片的形状是由复杂方程式来确定的。没有人怀疑,机器将最终帮助帕森斯以极高的精度和速度,生产加工高质量的零件。为了制造叶片型板,工人们通常在最开始时,先标刻确定型板曲线的17个点,每一次都得很费力地用计算尺进行计算,然后再将这些点连在一起,手工画出型板的轮廓,剪裁出大致的形状,最后再[cuò]成所要求的规格。在这一过程中,即使熟练工人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导致型板损坏,并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是勇于探索的帕森斯在使用IBM会计计算机的过程中获得了新创意。他要求一名叫弗兰克·斯图兰的员工利用计算机沿轮廓边缘计算了200个点,然后让机工在这200组坐标点中的每一个坐标点处钻孔,随着各个孔接近到足以重叠时,型板的轮廓大体已定,不再需要进行额外的加工切削。机工需要做的全部工作,就是移动加工平台到所要求的坐标点,钻一个孔,再移动到下一个坐标点,再钻一个孔,然后就不断重复上述动作,直到将所有坐标孔钻完。该技术仍然靠人力来操作机器,而此时帕森斯又设想到了自动化过程的下一步———通过穿孔卡靠数字下达指令的、由马达驱动的机器。帕森斯将这一设想送交给美国空军。当时美国空军马上将一个合同交与帕森斯。虽然最终空军将计划的控制权又交给了麻省理工学院,但帕森斯还是被认为是“数控之父”。
约翰·帕森斯

成就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