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峰

西河大鼓主要创始人
马三峰(约1820年-1890年),原名马大河、马瑞河,高阳教台村人,后过继落户安新县端村,活跃于清道光咸丰年间。他师承大城木板大鼓艺人田东文,自幼习唱木板大鼓和弦子书,晚年艺名“盖京南”。[1][2]
马三峰完善木板大鼓与弦子书合二为一的伴奏体系,改小三弦大三弦,换木质简板为钢质月牙板,扩充木板大鼓板式。在唱腔基础上,融入多种音乐,创立新曲调,形成西河大鼓基本形态,增添多种唱法及花腔,使西河大鼓成熟并享有盛名,有“南有何老凤,北有马三峰”之称。入门弟子有朱化麟王振元、王再望等西河调名家。[1]

人物生平

天赋

十多岁的时候,马大河的父亲去世了,母亲一人无力养活全家,15岁的马大河随母亲被迫改嫁到安新县端村。自幼家贫,无力求学,生性爱唱,看戏学唱戏,听书学说书,天资聪颖,一听就学,一学就会,学会后就当众说唱。本村的新闻事件和道听途说的趣闻轶事,都能现编现唱,村里人都非常爱听。小的时候为村里一家开面铺的富户当童工,常常是一边蹬罗床一边唱。但凡能听到他唱的人,无不说他是个天生的说书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