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病毒

一种引起流行性腮腺炎的病毒
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3]),属于副黏病毒科的德国麻疹病毒属(Rubulavirus[2]的一种单股RNA病毒,为流行性腮腺炎病原体[7]可引起流行性腮腺炎。[2]
该病毒直径在85~300nm之间,[8]衣壳螺旋对称。[2]病毒核酸为非分节段的单负链RNA基因组全长15.38kb。病毒编码七种结构蛋白,包括核蛋白(NP)、磷蛋白(P)、基质蛋白(M)、融合蛋白(F)、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小疏水蛋白(SH)和依赖RNA 的RNA聚合酶(L)。[7]该病毒抗原结构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5]截止2018年,依据S抗原基因变异已发现A~L共12个基因型。[8]西方国家多为C、D、E、G和H型,亚洲多为B、F和I基因型。[3]
该病毒具有嗜腺体及嗜神经性,最易感染唾液腺,亦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对外界抵抗力弱,对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均甚敏感。[8]人是其唯一的宿主[5]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约90%病例为1~15岁的少年儿童,易在幼儿和小学生中流行。[5]感染该病毒临床表现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一侧或双侧腮腺非化脓性肿大伴疼痛,而成人患腮腺炎容易出现脑膜炎睾丸炎等并发症。[7]
根据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性腮腺炎易于诊断,但不典型病例需做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诊断,也可用核酸序列测定或免疫球蛋白抗体检测方法进行实验室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以隔离病人,减少传播机会和接种疫苗为主。采用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MMR)进行接种,免疫保护效果较好。[2]
公元前5世纪,首次对流行性腮腺炎进行了描述。[1]1934年,自患者唾液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并成功感染猴和志愿者,[3]证明了流行性腮腺炎致病因素为腮腺炎病毒。[1],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免疫球蛋白抗体检测开始使用,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准确度显著提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