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佐领

镶黄旗满洲第四参领第十七佐领
俄罗斯佐领即镶黄旗满洲都统第四参领第十七佐领,因为由顺治康熙年间归附的俄罗斯人丁组成,故俗称俄罗斯佐领。编立之初以伍朗格里为佐领。伍朗格里死后,其子罗多浑继任。罗多浑死后,该佐领归入公中。佐领下人只能担任五品以下武职。他们的后裔被称作阿尔巴津人(俄语:албазинцы),1949年后因所居之处的不同被分别归类为满族俄罗斯族等。

机构介绍

八旗佐领名。由顺治、康熙年间归附不返之俄罗斯人编立,隶镶黄旗满洲第四参领。康熙二十二年(1683)初置时为半个佐领。康熙二十四年后续有俄罗斯人投诚不返,始编为整佐领。其佐领员缺,原由五郎格里父子相继管理,后改由满洲大臣兼管,咸丰十年(1860)复定为该骁骑校专缺升补。佐领下人准任五品以下武职,马甲、养育兵等与满洲一体挑补,同治十年(1871)并准挑补绿营旗缺马甲及升补绿营额外外委。[1]

概况

俄罗斯佐领的构成主要分为二部分,主体部分是俄罗斯降人,其中最早编入满洲八旗是在顺治时期,“顺治五年即1649年,俄国人伍朗格里愿归顺中国,被编入牛录,授副佐领。该佐领隶镶黄旗顺治年间两次来京”。有人认为伍朗格里最初可能在盛京等地编旗,后来才迁居北京。“被俘的阿尔巴津人就被列入当时的披甲阶层。他们属于满洲八旗的镶黄旗,编入顺治五年(1648年)设立的一个佐领。这个佐领可能就是由俄国俘虏的后裔组成的,因此在阿尔巴津人给皇帝的呈文(1860年11月28日)中将之称为俄罗斯佐领。”因俄罗斯人丁不够单列佐领标准,故未单独编设佐领。另一部分包括来自俄国的逃人,如卡尔梅克人及其他因为各种原因于17世纪离开西伯利亚的异族人。“在他(伍朗格里)的领导下,以瓦西里为头领(分得拨什库)的阿尔巴津人加入了俄罗斯佐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