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庙

上海市虹口区的寺庙
下海庙,又称夏海庙、夏侯庙、义王庙,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嘉庆年间,改为尼姑庵。[2]位于上海虹口区昆明路73号,即虹口区商业闹市提篮桥地区,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佛教寺庙。[3]
下海庙原占地仅一亩,房舍9间。民国时期的《上海县续志》(1918年)载,下海庙因嘉庆年间(1796-1820年)荒[tān]无主,有尼到此主持法务,改为尼庵,供奉释迦牟尼观音等佛教神像,以及城隍这一民间信仰的神祇。清末民初,全国兴起的“庙产兴学”使得许多传统的寺庙不动产丢失,开埠后既已兴起的城市化,土地紧张所致的庙产买卖,使许多寺庙随意迁移、增设神像,导致信仰体系混乱,下海庙也增设了许多其他信仰和民间的神灵。[3]
如今的下海庙,除了佛教主供的释迦摩尼观音、珈蓝、地藏、四大天王、十八罗汉之外,还供奉着城隍老爷、城隍夫人、天后娘娘、财神、药神、眼光娘娘等民间神[zhī],佛教、道教以及民间信仰的神祇相互参差。[3]

历史沿革

下海庙,现地处北外滩地区昆明路73号。原名义王庙,又名夏海庙,因其位于长江入海口下海浦,亦称下海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占地一亩多,房屋九间,供奉海神,镇压海潮,渔民祈求出海平安。嘉庆年间(1796-1820)荒塌无主,比丘尼心意法师重修改为尼庵,主持法务,从此成为佛教寺庙[4]咸丰四年(1854年),购地5450平方米,建屋20余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起又建屋10余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