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体字

来源于楷书的字体
正体字在《辞海》《汉典》中解释为“正规的字体”,正体字是每个时代通行的官样字,标准,清晰。[1]
正体字与异体字的差别从字体构成角度看,一个汉字可能会有多种写法,在多种写法中选择一个为“正体字”,其他的写法则为“异体字”,如“睿”是正体字,“[ruì]”是异体字;[1]正体字从书写方式来看,相比手刻而成的“甲骨文”,铸刻的“金文”更加精细、完整且更具图画感、装饰性。可以推理,金文更接近官方标准字体,而“甲骨文”相比之下就是“手写体”。[2]
正体字相关规定在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章第十七条中有详细描述。官方认可的正体为楷书,包括宋刻本中的楷体、明代的宋体、近代的仿宋体和黑体。[2][3]

基本释义

正体字,最早来源于楷书,就“正体”一词的由来,最早可见于唐代颜元孙所撰《干禄字书》。《干禄字书》是收录唐代俗文字的一部字书,对于研究近代汉字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例以四声隶字,又以二百六部排比字之后先。每字分俗、通、正三体。“正体”之名由此始见,亦称为“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