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共产国际协定

德意日三国签署的协议
1936年11月25日,日本德国在柏林签订以反共产国际为名缔结的侵略性政治协定《反共产国际协定》。该协定于1936年11月23日草签,11月25日正式签订。协定主要内容有:缔约国相约互通关于共产国际活动的情报并紧密合作,协议和采取必要的防止措施;对“受共产国际威胁的第三国”采取防止措施,或共同邀请其加入本协定;设置常设委员会,协议反共事宜。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该协定。协定的主要矛头针对苏联,同时也是对英、法、美等国的示威。它表明东西方三个法西斯国家以反共反苏为纽带,在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方面达成默契,结成了一个威胁世界和平的侵略集团。[1][2]
1936年底签订的反共产国际协定为后来的柏 林-罗马-东京轴心奠定了基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一份重要文件,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大战前的国际力量重组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及进展。[3]德日意三国同盟的缔结就其主导方面而言,主要是缔结各方为了顺利完成扩军备战,摆脱孤立状态,在利用西方统治集团反共反苏本性的基础上打出反共口号,寻找彼此间政治支持的结果,而不是夺取世界霸权的宣战书和以发动世界性战争为直接目的的同盟条约。[4]

背景

1936年11月25日,日本德国在柏林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根据协定的规定,在反对共产国际方面,两国必须“交换情报”,“紧密合作”。这是德、日两个法西斯国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这个协定的签订,使日、德两国法西斯在反苏反共的旗帜下建立起公开的军事联盟,以联合起来实现其重新瓜分世界、称霸全球的野心。发动侵略战争,重新瓜分世界,这是日本和德国法西斯政权早已确定好了的方针。1933年1月份,希特勒上台后就着手于侵略战争的准备,在“大炮代替黄油”的口号下,疯狂进行扩军备战,把经济迅速推上了军事化的轨道。1933年,希特勒宣布退出日内瓦国际裁军会议,并于1933年9月19日又退出了国际联盟,摆脱了国联对他扩军备战的一切限制。1935年,希特勒进一步颁布了“国防法”,规定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他的兵员额,使德国成了欧洲的战争策源地。在东方,日本法西斯化的步伐也很快,自从占领了中国东北以后,1936年3月份,法西斯分子、前外相广田弘毅的组阁,就表明了日本军事法西斯专制体制已经完成,当时他们就公开提出对外扩张的要求,把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作为谋求“帝国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国策。
反共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