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哨人

社会行为
吹哨人(whistleblower),又被称为告密者、内部举报人,是揭发举报违规违法线索内部知情人士。[1]
20世纪70年代,为了避免“内部人”或“告密者”这样的名词可能传递的负面印象,美国民权活动家拉尔夫·纳德提出了吹哨人的说法。2013年,美国国会将每年7月31日定为“全国吹哨人日”。[1]2019年9月1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对外发布。文件提出建立吹哨人、内部举报人等制度。[2]
捍卫吹哨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吹哨人有正当合法的途径和合适有效的倾诉对象;设立有针对性的专门法规;赋予吹哨人积极的社会价值。[3]

历史沿革

吹哨人(Whistleblower)一词起源自英国。当有罪案发生时,警察吹响哨子以引起同事及民众注意。[4]20世纪70年代,为了避免“内部人”或“告密者”这样的名词可能传递的负面印象,美国民权活动家拉尔夫·纳德提出了吹哨人的说法。因很好地传递了为社会公义挺身而出的正面形象,吹哨人一词一直沿用至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