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

中国首张面向农村发行的综合性中央级报纸
1
2
农民日报》前身为《中国农民报》,于1980年4月6日在北京创刊,是中国第一张面向全国农村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的中央级报纸。[2]该报深耕于三农领域,内容包含权威政策解读、时政要闻和重磅评论、产经资讯、前沿市场信息、科学种养技术和乡村治理建设经验等。[1]
1979年5月3日,《新农民报》的筹办请示被呈递国家农委。同年12月5日,报名修改为《中国农民报》。1980年4月6日,《中国农民报》正式出刊。1985年1月1日,《中国农民报》改出日报,并更名为《农民日报》,报名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1991年5月5日,《农民日报》实现激光照排和胶版印刷。2003年,《农民日报》实现彩印,同时启动互联网化。[5][6]之后,《农民日报》先后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开通账号。[7]2017年,《农民日报》的印刷厂因无法保证盈利和存在安全隐患关停。[5]2022年,《农民日报》新增“脉动”“名家与乡村”“对话”“视点”“观察”“百姓茶坊”6个版面。[4]
2018年,该报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年百强报纸”名单。[8]此外,该报的刊文多次在中国新闻奖上获奖。在2023年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上,该报文章《”小田变大田“引出”农田四变“》获通讯类一等奖、《我和我的村庄》获重大主题报道类三等奖、《农民缘何毁菜?勿让”加码“伤农》获舆论监督报道类三等奖。[9][10][11]

历史沿革

1979年初,中国有八亿农民,但当时没有面向农民发行的报纸,冯诗云苗培时、曦影、章容、陈伯林等来自各个领域的人便决定给农民办一张“一个鸡蛋就能换”的报纸。同年5月3日,他们向国家农委呈递筹办《新农民报》的请示报告。6月8日,相关筹备人员展开讨论创办事宜。7月,苗培时在北京市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召开征稿会,宣布了新农民社成立。9月9日,报社二度向国务院呈交办报请示。11月15日,《中国农民报》进行了第一次试样,印数1000份。试样出版后,报社人员带着试样前往多省近百个公社,征求基层干部、农民的阅读意见。12月5日,根据国家农委主任王任重的建议,报名决定为《中国农民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