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卢日科夫

俄罗斯莫斯科市前市长
俄罗斯政治家,统一俄罗斯党的创始成员之一。从1992年至2010年9月一直担任莫斯科市长一职。大力发展了莫斯科的经济,曾经是仅次于总统和总理的国家第三号实力人物,当时流传一句话:“时间在前进,国家在变化,莫斯科在变化,只有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不变。”但后来终于惹翻了总统梅德韦杰夫而被赶下台。
2019年12月10日,尤里·卢日科夫逝世,享年84岁。

人物简介

卢日科夫1936年9月21日生于苏联莫斯科市的一个普通俄罗斯家庭,大学文化,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古博金石油学院。毕业后,卢日科夫曾经在国家化学工业部门的机关和企业担任领导职务。他常常戴着鸭舌帽的他看上去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他亲民,善于交际,和任何阶层的人都能聊得来。他滴酒不沾,但是喜欢手持装有果汁白水或者茶水的酒杯与大家频频干杯。他喜欢足球、排球、冬泳、高山滑雪和骑马等体育运动。卢日科夫有着超群的记忆力,所有经济数据,甚至建筑、工业等领域一系列庞大的数字他都能清楚地记得。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如果卢日科夫会见了一个15人至20人的代表团,只要这个代表团成员被一一介绍过,哪怕是过了一个半月后,他见到其中任何一人,都能准确叫出其名字。”[1]卢日科夫堪称全才。他是一名优秀的学者,曾获得“俄罗斯联邦功勋化学家”、“俄罗斯联邦功勋建筑家”、“铁路运输功勋工作者”称号。他曾经公开发表和出版200多篇文章和若干册探讨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的书籍,还拥有50个科学发明项目。他还是俄罗斯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学院的荣誉教授。同时,他又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自1992年起开始担任莫斯科市长至2010年。他还是“统一俄罗斯党”创始人之一,是该党最高委员会副主席。其实,卢日科夫是一个大器晚成的领导,年近50岁时,他还只是莫斯科市的一名普通中层干部。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莫斯科蔬菜供应紧张,他被派去处理该事件从而一举成名,进入叶利钦的法眼,自此鲤鱼跃龙门。1991年8.19事件中,卢日科夫坚定地站在叶利钦一边,积极组织抵制“政变”的活动,坚决与发动“政变”的亚纳耶夫等人对抗。1992年,波波夫辞去莫斯科长职务,叶利钦随即任命与其患难与共的卢日科夫接替。此后,卢日科夫在莫斯科市长的宝座上一坐18年。期间俄罗斯政坛几经更迭,俄罗斯已经换过三个总统、6届国家杜马和10任总理。然而几乎从俄罗斯独立即开始担任莫斯科市长的卢日科夫却始终屹立不倒,号称“不倒翁”。在卢日科夫任职莫斯科市长的18年间,俄罗斯经济起伏不定,但是莫斯科的经济却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在叶利钦的羽翼下,莫斯科成了一个“独立王国”,这有利于卢日科夫推行自己审慎的私有化。改革获得成功,仅1995年莫斯科国库就得到私有化收入4万亿卢布,大大高于全国其他地方私有化的收入。俄罗斯民众一时只识卢日科夫不识叶利钦,这引起了叶利钦的猜疑。在取得卢氏不参选总统的保证后,叶利钦让他成为选举团队的核心人物,他们双双出现在公众面前。卢日科夫治理城市有方。他苦心经营的领导班子由专家和实干家组成,这些人不喜欢抛头露面,埋头工作,恪尽职守,服从卢日科夫的统一指挥和统一意志。虽然俄罗斯上层矛盾和斗争甚至内部丑闻被频频曝光,却很少有披露莫斯科市政府内部矛盾和派系的报道。“休克疗法”让俄罗斯相当长一段时间经济低迷,但莫斯科的发展始终稳步前行,亿万富翁的人数甚至超过了纽约伦敦。据称,目前俄罗斯全国近80%的金融资本聚集在莫斯科。据报道,在普京任总统的时代,俄罗斯联邦收入里每3个卢布就有1个是莫斯科市创造出来的。除了少数的联邦大楼和宗教场所,莫斯科市政厅几乎拥有全市所有的土地,而批准这些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几乎全都掌握在市长一人手中。可以说,在莫斯科范围内,卢日科夫的光芒无人能及。如今,经过大刀阔斧的重建,莫斯科摩天大楼高耸入云,高档写字楼、超级市场和崭新居民住宅拔地而起。就是在整个俄罗斯,人们也把卢日科夫视为总统和总理之后的第三号实权人物。
尤里·米哈伊洛维奇·卢日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