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光

星空中大致沿黄道带的三角锥光圈
黄道光(Zodiacal Light)是在星空中大致沿黄道带的光锥,主要由行星际尘埃粒散射太阳光而形成。[6][7]黄道光的光谱与太阳光谱相似,其分布与黄道面对称,对通过太阳的黄经圈对称。它的亮度朝太阳方向单调增强,被认为是外日冕的延伸。[6]黄道光观测是研究行星际尘埃的重要方法之一。[8]
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天官书》中的“格泽星”便是黄道光,[9]古波斯与中古阿拉伯的“假黎明”“假曙光”等词汇,描述的也是黄道光现象。[4][5]1661年,欧洲对黄道光进行了科学性描述。[10]1683年,意大利裔法籍天文学家乔凡尼·卡西尼(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首次对黄道光进行了系统的观测和记录。[11]1983年,红外卫星发现了导致黄道光产生的“黄道云”,也就是行星际物质[12]行星际物质可以看作是日冕的延伸,其主要来源是太阳风[12]太阳光被行星际物质质量小于10-6克的质点散射后,就会形成黄道光。[13]
由于黄道光很微弱,需要在良好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肉眼观测。一般在地球上低纬度和中纬度地区,春季适宜观测,秋季亦可见于黎明之前,从东方升起向南方天空展开。[7]其颜色一般为白色,在夜空中很容易被月光或地表附近光污染所遮盖。[3]黄道光可用肉眼观测,用非天文摄像机捕捉拍摄到。[1]随着天文科技的发展,NASA朱诺[14]木星轨道器和索罗希仪器等天文观测设备,都对黄道光进行了专业观测。[15][16]

定义

黄道光指的是地球上低、中纬地带于春季黄昏后在西方地平线上,或于秋季黎明前在东方地平线上出现的淡弱的三角形光锥。这是一种柔和而微弱的光,在太阳周围,大约蔓延至地球轨道,位于黄道面附近,需要选择良好的观测条件才能观测到。[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