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集注

1187年朱熹所撰的书籍
《小学集注》是朱熹淳熙十四年(1187年)所撰,全书六卷,分作内、外两篇。内篇又分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四门,外篇分嘉言、善行二门。书前有自序,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是儒者为学的基础,儒学启蒙教育的重要教材。此书《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皆作《小学书》四卷,《明史艺文志》作《小学句读》六卷。书的发凡起例出于朱熹,而类次编定则出于朱熹弟子刘清之,是当时向儿童传输孔孟之道和伦理道德思想的教材。此书含有伦理学和质学的性质,虽称小学,实则大学之教,也不过如此。初看也许有古今异宜之处,可是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如果把这部书学习以后,身体力行,那么对于自己,对于家族,对于社会,对于国家,自然踌躇满志,原不可单作小学而看。

内容简介

〖小学集注〗六卷。
宋朱熹(1130-1200)撰,明陈选集注。选字士贤,浙江临海人,天顺进士,官至广东布政使,追赠光禄寺卿,溢恭□。此书为启蒙著作,分作内、外两篇,内篇又分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四门,外篇分嘉言、善行二门。书前有自序,认为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是儒者为学的基础。朱子编撰此书,启迪童蒙;陈选为之集注,随文衍义,务取明白晓畅。全书内容为杂取经传中有关论幼仪之文,按类编列,而以具体事实加以说明。内篇中的立教、明伦、敬身,“皆述虞夏商周圣贤之言,乃小学之纲”;稽古门则“摭虞夏商周圣之行,所以实立教、明伦、敬身。”外篇中的嘉言、善行,皆记述汉以来所谓圣人之言,贤人之行。陈选所注,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言:“选注为乡塾训课之计,随文衍义,务取易解,其说颇为浅近。然此书意取启蒙,本无深奥。又杂取文集子史,不尽圣言。注释者推衍支离,务为高论,反以晦其本旨,固不若选之所注,犹有[bài]于初学矣。”此书撰成于淳熙十四年(1187),为儒学启蒙教育的重要教材。对研究我国古代儒学教育及探讨朱熹教育思想,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主要传本有:《四库全书》本,《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及《四部丛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