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员之死

2012年在人艺上演的话剧
这次的新版《推销员之死》 ,由北京人艺导演李六乙执导,演员丁志诚饰演男主人公威利。把老戏当作新戏来排,是北京人艺院长张和平提出的要求。

演出简介

3月28日至4月19日,话剧《推销员之死》将作为北京人艺建院60周年纪念演出的“他山之玉”板块的第一个剧目,在北京人艺上演。这也是该剧时隔29年后再次登上北京人艺的舞台。1983年版的《推销员之死》 ,由该剧作者、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亲自来华执导,北京人艺导演兼演员英若诚出演男主角威利。本剧是米勒的代表作品,曾获“普利策戏剧奖” 、“纽约戏剧评论奖”和美国舞台艺术成就最高奖项“托尼戏剧音乐奖”。
北京人艺副院长崔宁介绍了该剧和北京人艺的渊源:1981年左右,当时的北京人艺院长曹禺和英若诚在阿瑟·米勒来华时向其发出邀请,希望他有机会为北京人艺执导一部戏,剧目可以由米勒自己选择。1982年,曹禺趁去美国讲学的机会再次和英若诚拜访了米勒,这次几位艺术家终于将此事敲定,米勒将到北京人艺导演他的作品《推销员之死》。1983年5月7日,该剧在首都剧场首演,第一轮演出持续到8月18日,共演出50多场,并出现了场场爆满的演出盛况,影响巨大。
有趣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和剧中表现的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社会大相径庭。当年演出时,中国还没有推销员这个职业,所以演员们只能通过想象来阐释他们对人物形象及美国社会的理解,而观众们对有些细节也不甚明白,比如不了解“分期付款”的概念,也想不通男主人公威利既然是个美国社会底层的人,为什么他们家有别墅、汽车、冰箱和电视?但这些并不影响该剧成为北京人艺舞台上一个里程碑式的经典。然而在随后又演出了几轮后,加之后来由于英若诚先生的离世,这部戏就淡出了舞台, 20多年来没有再出现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