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弗朗索瓦·米勒

法国近代男画家
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1814年10月4日-1875年1月20日),法国著名画家,巴比松派创始人之一。他出生于法国诺曼底,幼年时便展现出绘画才能,立志学习绘画。1849年,为躲避瘟疫,米勒前往巴比松村,改变了人生态度和艺术表现形式,以写实手法彻底描绘农村生活。 米勒的代表作品包括油画《播种者》、《牧羊女》等,以淳朴亲切的艺术语言著称,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他的作品受到广大法国农民的喜爱,被誉为“代表农民利益的画家”。米勒被认为是写实主义艺术运动的参与者,与库尔贝杜米埃并称为“批判现实主义三杰”。[1][2]

人物经历

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1814.10.4-1875.1.20),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们爱戴的画家。
让-弗朗索瓦·米勒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 23岁时到巴黎师从于画家德拉罗什,画室里的同学都瞧不起米勒,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老师也看不惯米勒,常斥责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这位乡下来的年轻人实在厌恶巴黎,说这个城市简直就是杂乱荒芜的大沙漠,只有卢浮宫才是艺术的“绿洲”。当他走进卢浮宫的大厅时惊喜地说:“我好像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艺术王国,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米勒在巴黎贫困潦倒,亡妻的打击和穷困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换鞋子穿,用油画去换床睡觉,还曾为接生婆画招牌去换点钱,为了迎合资产者的感官刺激,米勒还画过庸俗低级的裸女。有一次米勒听到人们议论他说:“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这使他伤透了心。从此他下决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坚决走自己的艺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