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

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中医病症名。自汗属于中医汗证范畴,指由于阴阳失调、[còu]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其中白昼汗出,动辄尤甚者,称为自汗。《明医指掌·自汗盗汗心汗证》:“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朱丹溪对自汗病理属性做了概括,认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张景岳认为一般情况下自汗属阳虚。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谓: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

病因病机

  • 1.病后体虚,禀赋不足,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肺与皮毛相表里,肺气不足之人,肌表疏松,表虚不固,腠理开泄而致自汗。
  • 2.情志不调
  • 思虑烦劳过度,损伤心脾,血不养心,心不敛营,则汗液外泄。
  • 3.嗜食辛辣
  • 嗜食辛辣厚味,或素体湿热偏盛,以致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辩证施治

  • 1.肺卫不固
  • 症状:汗出恶风,稍劳后汗出尤甚,或表现半身、某一局部出汗,易于感冒,体倦乏力,周身酸楚,面色无华,苔薄白,脉细弱。
  • 治法:益气固表。
  • 方药: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
  • 症状:自汗或盗汗心悸少寐,神疲气短,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
  • 治法:补血养心。
  • 方药:归脾汤。
  • 症状: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 治法:滋阴降火。
  • 方药:当归六黄汤。
  • 4.邪热郁蒸
  • 症状:蒸蒸汗出,汗黏,汗液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弦数。
  •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 方药:龙胆泻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