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巉岩本草

嘉定庚辰宋·王介绘撰的本草书
《履[chán]岩本草》是南宋时期的一部地方性本草书。宋·王介绘撰于嘉定庚辰(公元1220年)。长期以来,较少流传,现存明抄彩绘本,藏于北京图书馆。该书收录了许多草药,多数药图彩绘精良,对了解南宋时杭州一带民间用药的发展情况及本草考证等方面都有其重要意义。书分三卷。收药206种,不分部类。每药一图,兼述各药性味、功治、单方、别名等。药图均系写生彩绘,常截取植株局部以表现全体,为今存最早之彩绘地方本草图谱。该书今仅存明抄彩绘本(存图202幅)。

作者简介

王介字圣与,号默庵,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人。庆元间内官太尉。善作人物山水及梅兰。晚年取其住地杭州慈云岭一带草可药者,绘其图形,参以单方,编绘成书。山中有堂,号“履巉岩”,因以名书。
王介感于药物“产类万殊,风土异化”,真伪卒难辨析,又无法足历目周,因此,对住地周围的药草进行调查,“其间草可药者极多,能辨其名及用者,仅二百件”,然后编绘成书,以便应用。因居地“山中有堂,曰‘履巉岩’”,故以之名书。据序言记载,成书于嘉定庚辰(公元1220年)。
初步考证,此书从药物种类到分布情况,均与《咸淳临安志》及《杭州药用植物志》等书的记载相符。如《咸淳临安志》益母草下注“生龙井山谷,亦名草天麻”,今考王介所画杜天麻,正是益母草。又上书与《履巉岩本草》都收千年润(万年青),今查此药名,在其前代、后世的本草书中截无记载,似可视为当时临安独有的土名。可以认为:《履巉岩本草》 记录的是南宋时期临安慈云岭一带的药用植物,堪称杭州历史上第一部民间草药书(或草药图谱),象这样代表小区域的地方性本草书,在本草史上也是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