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羊肉

羊肉火锅
涮羊肉,又称“羊肉火锅”,是北京的冬令佳肴,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在遍布北方。[1]肉鲜嫩,汤鲜美,回味无穷。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之一。[2]
涮羊肉其制作方法是将羊肉切成薄如纸的片,火锅用木炭生着,放入姜片、八角、汤水烧沸,用筷子夹入少量羊肉片略烫二三分钟,捞出蘸食调料,随烫随吃。[2]
涮羊肉名称始于元代(1271年),明朝进入大都市,兴起于清代18世纪(1700年-1799年),康熙乾隆二帝举办几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其中就有羊肉火锅。后流传至市肆,由清真馆经营。[3][1]直到光绪年间(1845年),北京东来顺”羊肉馆的老掌柜买通了太监,从宫中偷出了“涮羊肉”的佐料配方,才使这道美食传至民间,得以在都市名菜馆中出售,为普通百姓享用。[3]

发展历史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