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砚

用于磨墨的砚台
用于磨墨的文具其原始形态为较平整的河光石,故《说文》将砚解释为“石滑也”;又由于早期的墨为颗粒状或薄片状,未能作成墨锭,不便握持,故秦、汉古砚多附有研子(研杵、研石),用它压住墨粒研磨。

历史演化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所出石砚,呈不规则的圆形,所附石研子相当大,几占砚面面积的1/4。汉代石砚的造型趋于规整,主要有圆形和长方形两种,研子的体积较前缩小。圆砚多附三足且有隆起之盖,盖底当中留出凹窝,以备盖砚时容纳研子。精致的圆砚在盖面上常镂出旋绕的蟠[chī]纹,如河北望都所药村、河南南乐宋耿洛等地的汉墓所出者。
另外,湖北当阳刘子汉墓中还出过一件此式陶砚。长方形砚原来只是一块石板,如洛阳烧沟632号汉墓所出者。这种砚或被称为黛砚,但在居延金关,此式砚与屯戍遗物同出,根据该地点的军事性质,可知长方形砚并非均供画眉之用。山东临沂金雀山11号汉墓所出长方形石砚,附漆砚盒,盖、底均绘有云气禽兽纹。
汉代还有一种附铜砚盒的石砚,铜砚盒常作兽形,安徽肥东与江苏徐州各出一例。徐州的兽形铜砚盒通体鎏金,满布鎏银的云气纹,杂嵌红珊瑚绿松石青金石,造型瑰奇,色彩绚烂,是珍贵的古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