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马桩

传统民间石刻艺术品
1
2
拴马桩,是中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在陕西省渭北高原上的澄城县分布尤为密集,其数量和品种在全国"独一无二"。拴马石原本是过去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之家拴系骡马的雕刻实用条石,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凿而成,一般通高2—3米,宽厚相当,约22—30厘米不等。[1]
在庄户人家心目中,拴马桩和门前的上马石、下马石、过门石石狮子一样,不仅炫耀着富有殷实, 而且主掌着辟邪镇宅。石桩的另一意义是镇宅。在古人心中,石具有超自然的神力,"寿非金比"。拴马桩不仅具有拴系马、牛等牲畜的实用功能,还因其置于富户人家的大门两侧,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1]它的实用特征不仅体现在古代的日常生活中,也在古代艺术品中出现过。唐代韩干的《照夜白图卷》中描绘的便是一桩栓一马;北宋的《百马图卷》中也有木质的高桩,其颈部拿绳子交叉固定的短木线专门用于拴系马匹;类似内容的还有元代任仁发的《饲马图》。[2]

建筑特色

“拴马桩”是广泛流传于陕西渭南乡村的民间石雕品,也称“拴马石”。
现在藏有拴马桩最多的是关中民俗博物院,关中民俗博物院藏有8600多根拴马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