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议定书

环境保护公约
《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全名是“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Montreal Protocol on Substances that Deplete the Ozone Layer)。这是联合国为了防止工业产品中的[]氯碳化物继续损害地球臭氧层,[1]在1987年9月16日邀请其26个成员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的环境保护公约,该公约于1989年1月1日生效。它是对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大原则的继承。[2]
科学家为此做出了贡献,并获得诺贝尔奖金:1995年,因在臭氧层上的研究,马里奥·莫利纳(Mario Molina)与他的导师弗兰克·舍伍德·罗兰(Frank Sherwood Rowland)和荷兰科学家保罗·克鲁岑(Paul J. Crutzen)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1]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可能如何通过防止紫外线辐射增强和气候变化的加剧,保护陆地生物圈及其作为碳汇的能力。[3]《蒙特利尔议定书》避免大量的冰被融化——在夏天,相比CFC排放量没有减少的情况,北极周围海冰的范围要多增加近25%。格陵兰岛避免的升温同样表明,在那里观察到的加速冰盖融化和相关的海平面上升也因《蒙特利尔议定书》而减缓。[4]

签订历程

维也纳公约》签署2个月后,英国南极探险队队长J.Farman宣布,自从1977年开始观察南极上空以来,每年都在9~11月发现有“臭氧空洞”。这个发现引起举世震惊。1985年9月,为制定实质性控制措施的议定书,UNEP组织召开了专题讨论会。同年10月,决定成立保护臭氧层工作组,从事制定议定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