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岛

北美洲东北的世界最大岛
格陵兰岛(英语:Greenland;格陵兰语:Kalaallit Nunaat;丹麦:Grønland),丹麦自治领土之一,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地处北美洲与欧洲的交界处,被北冰洋大西洋环绕,全岛约4/5的地区在北极圈内,南北长约2700千米,东西宽约1000千米,总面积约216.6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3.5万千米,是世界第一大岛。最北端莫里斯耶苏普角(Morris Jesup)位于北纬83°39',是世界上陆地距北极点最近的地方,最南端费尔韦尔角(Cape Farewell)位于北纬59°49'。[5][3][6]
格陵兰岛是典型的寒带气候,全岛终年严寒,内陆部分终年冰冻,仅西南部沿海地区无永冻层。全年气温低于零摄氏度,中部地区最低温度为-47℃,有的地方甚至达-70℃。[6]格陵兰岛大部分属加拿大地盾的东北部,东缘和北缘属古生代褶皱带。全岛有84%的面积被巨厚的冰层所覆盖,主要分为冰原(冰盾)、独立的冰盖、山谷冰川和冰架,有些地段褶皱山耸立于冰原之上,形成冰原岛峰,山地受冰川侵蚀,具有尖峭的阿尔卑斯型外貌特征。无冰区分布在西南沿海,大多是山地,有绵延起伏的高地和深陷的冰川低谷。格陵兰岛是北极濒危鸟类和兽类的生活场所,有北极熊驯鹿等,还有丰富的石油和稀土[yóu]冰晶石等矿产资源。[5][3][6][7][8]
公元前3000年古因纽特人首先到达格陵兰岛。公元10世纪,丹麦和挪威航海家来到格陵兰岛,其中挪威海盗红发埃里克(Erik the Red)发现了绿色的陆地,因此命名为Greenland。[2]1386年,格陵兰正式归属于挪威。1814年,丹麦获得了格陵兰的主权,后经丹麦与挪威的格陵兰主权纠纷与二战战火洗礼,格陵兰岛于1953年归属于丹麦,后于2009年开始充分自治。[5][1]全岛有1/3居民以渔业为生,有70多家鱼品加工厂,其次是狩猎业,以猎取海豹、鲸、驯鹿等为主。采矿业是重要经济部门之一,西南端的伊维赫图特(ivightut)附近曾是世界最大的冰晶石产地之一。[9]20世纪90年代后,旅游业收入大幅度提升,岛上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东北格陵兰公园(Northeast Greenland National Park),世界自然遗产伊卢利萨特冰峡湾,还有阿斯维斯尤特–尼皮萨特——古因纽特人狩猎场、库加塔——北欧及古因纽特农业两个世界文化遗产[10][11]格陵兰岛因纽特人的传统艺术鼓舞和歌唱于2021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2]

命名

格陵兰岛名称来源于10世纪挪威海盗红发埃里克的探险,据说他当时因谋杀被驱逐出冰岛,向西北乘船寻找新的居住点的时候发现了格陵兰岛这片绿色的陆地,为了吸引更多人居住,因此命名该区域为Greenland。在早期的地图上,格陵兰岛也被称为Gruntland(“陆地”)和Engronelant(或Engroneland)。green是指浅水区,绿色的陆地,据说在埃里克时期,格陵兰岛南部在夏天确实是绿色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