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虔

唐代时期文学家
郑虔(691年-759年),唐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字趋庭(又作“若齐”、“弱齐”、“若斋”),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荥阳郡荥泽县(今荥阳市荥泽县)。[1][2]约在710年进士及第,历任左监门录事参军、尚乘直长、太常寺协律郎、左青道率府长史广文馆博士、著作郎等职。[3]安史之乱中,郑虔先后被叛军任为兵部郎中和国子司业。在安史之乱被平定后,郑虔因陷伪而获贬台州至德二年(757年)寒冬腊月,郑虔达到台州,以台州文教为己任,大力发展台州文教。乾元二年(759年),郑虔病逝于台州官舍,享年六十九岁。[4]郑虔在学术思想上政治敏锐,卓识不凡,在军事、医学和博物等方面都有开拓,且素养卓然,诗、书、画被唐玄宗称为“郑虔三绝”,著有兵书《天宝军防录》、医书《胡本草》、杂录《会粹》等。[5][6]他还是台州教育启蒙人,被人称为郑广文、郑台州。[7][8]

人物生平

登第而仕

天授二年(691年),郑虔出生在一个门第不低的家庭中。
大约景云元年(710年),弱冠之年的郑虔进士及第,其才华获得了主考官和文苑的肯定。之后,大约在开元四年(716年),郑虔入仕即补率更寺主簿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