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三世

法兰克尼亚王朝的君主
亨利三世(Heinrich III,1017年10月28日—1056年10月5日),法兰克尼亚王朝的第二位罗马人民的国王(1039年—1056年10月5日在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046年12月25日—1056年10月5日在位)。[1]皇帝对教皇的控制在亨利三世统治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亨利三世于1046年赴意大利,废黜了反对他的教皇格列高利六世。德国人克莱孟二世被选为新教皇,并为亨利三世加冕。[2]此后他又多次废立教皇。亨利三世一直掌握了对德意志境内各主教的任免权。[3][4]

人物生平

亨利出生于1016年或1017年,是康拉德和吉塞拉的儿子。康拉德是一个法兰克贵族,他在儿子出生时拥有莱茵河沿岸的领地。他与皇家奥托尼安王朝有亲戚关系,他的曾祖母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的女儿。
康拉德可能在与吉塞拉结婚前就有了一个儿子,因为一份皇家宪章在1024年提到了他的儿子,但其可靠性值得怀疑。在1028年2月之后发出的宪章中,亨利始终被提及为他父亲的唯一儿子。吉塞拉是查理曼的后裔,对施瓦本和勃艮第都有强烈的要求。康拉德是吉塞拉的第三任丈夫,她在前两次婚姻中生了三个儿子,可能还有一个女儿。康拉德是文盲,但吉塞拉关心他们儿子的教育,亨利学会了阅读。
皇帝康拉德二世决心加强在德国的皇家权威。他无视匈牙利国王斯蒂芬一世的儿子埃默里克对巴伐利亚的要求,说服巴伐利亚的贵族们在1027年7月24日在雷根斯堡承认亨利为他们的公爵。亨利的任命是前所未有的——巴伐利亚从未被一个十岁的公爵统治过。在1027年秋天,皇帝派斯特拉斯堡主教维尔纳去君士坦丁堡,希望从拜占庭皇家家族中赢得亨利的新娘,但维尔纳的突然去世使得与君士坦丁八世的谈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