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诰

上清派宗教书籍
《真[gào]》,上清派宗教书籍,为南朝道士陶弘景所编撰。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号贞白先生,丹阳[]陵(今江苏南京)人,是道教重要派别上清派的承传者。[1]
“真诰”意为“真人口授之诰”,“真人”是道教对神仙人物的尊称,“诰”是上对下的一种诫勉。《真诰》系东晋杨羲许谧、许[huì]等人的"通灵"记录。在陶弘景前,顾欢曾加以搜集整理,编成《真迹》一书。陶弘景勤加搜访,并加注解,编之《真诰》。[2]书中内容庞杂,介绍了道教上清派的历史、传记和方术等,对道教其他派别也有所涉及。《真诰》认为“道者混然,是生元[]。元炁成,然后有太极。太极则天地之父母,道之奥也”。[3]《真诰》重视《抱朴子》的金丹和守一,但认为“若得《大洞真经》者,复不须金丹之道”。[4]
《真诰》奉上清法为"上道",认为高出旧天师道的"太清家"。崇尚诵经、存神、守一、斋戒。书中“上清真人”,"为老君之师",反映出上清派信仰特征有异于旧天师道。此书描述佛有如神仙,反映佛教初入中国时人们对佛教的观念。[5]

内容介绍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