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门

北京城第一座复建的城门
永定门又称正阳外门,是北京外城规模最大的城门,[1]寓意“永远安定”。[5]永定门是北京城市中轴线南端的起点。[2]
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闰三月,同年十月完工。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增筑瓮城,未建箭楼。[5]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重建,增建箭楼。[4]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将门楼改建为重檐歇山三滴水,顶铺灰筒瓦绿剪边,饰琉璃脊兽之楼阁式建筑。[4]永定门及城墙开始被人为破坏始于1900年。[2]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永定门开进北京城,北京城市开始新生。1950年,为了铁路交通,拆除了永定门瓮城城墙。[2]到1957年,因城市交通发展需要,拆除了永定门城楼、箭楼。[2]1999年3月,政协北京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王灿炽以北京市政协常委的身份,提交了第0536号提案——《重建永定门,完善北京中轴线文物建筑案》。[3]2003年,复建永定门城楼的设计工作交到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后,设计团队立即成立。[3]2004年3月10日,永定门复建工程终于正式开工。整个工程的建筑面积有几千平方米。城楼为重檐歇山楼阁式,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7间,通宽24米;进深3间,通进深10.5米;楼连台通高26米。[3]2005年9月,崭新的永定门城楼正式亮相于北京中轴路的南端。[3]
永定门形制特殊,造型精美,是南北中轴线最南端的标志性建筑。明清两朝皇帝往南巡幸等活动都必经此门,具有革命历史文物的内涵。[6]永定门是明代对建设中国古代城市中轴线的重要贡献之一。[2]

名称由来

嘉靖年间蒙古骑兵屡屡在京劫掠。明朝政府为巩固城防,决定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在内城的外围修筑外城城垣。但由于连年大兴土木、国力不济,外城建成“包京城南一面”的“凸”字形格局后,匆匆收尾。外城南城垣共有七门,其形制比内城城门小很多。永定门居中而立,使北京中轴线南端从正阳门延长至此,寄意“永远安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