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

明朝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抗倭名将
郑晓(公元1499年—公元1566年),字窒甫,号澹泉[1],(别号淡泉),小名阿文,浙江省海盐县人。[2]明朝政治家、史学家、[3]文学家、[1]抗倭名将[4]
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郑晓参加乡试并获得第一名。次年中进士,任兵部职方主事。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以“争大礼”受廷杖[2]改到吏部出任考功郎中,因为得罪严嵩被贬为河州同知。之后分别担任太仆丞、南京太常卿、刑部右侍郎,不久改为兵部右侍郎兼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因在通州、如皋海门、吕泗、狼山一带屡败倭寇而立功。被任命为吏部左侍郎,后升为南京吏部尚书嘉靖皇帝因他懂军事任命他为右都御史,协理军机大事。[5]之后因为得罪严嵩被罢官免职,遣回海盐老家养老。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郑晓去世,被隆庆皇帝追封为太子少保,谥端简。[2]
郑晓博览群书,通晓地理、用兵之法,[5]史学、文学和理学方面都颇有建树,[4]经史诗文及杂著甚多。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项笃寿万卷堂合刊为《郑端简公全集》8种127卷,包括《郑端简公奏议》《郑端简公文集》《衡门集》《古言》等。郑晓最重要的史学代表作是纪传体明史《吾学编》。[2]明史》评价郑晓:“谙熟掌故,博洽多闻,兼资文武,所在著效,亦不愧名臣。”郑晓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在海盐历史上有着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名声,被誉为“父子名卿”。[4]

人物生平

郑晓举嘉靖元年(1522年)乡试第一。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授职方主事。喜披阅旧文[],尽知天下扼塞和兵马虚实强弱。兵部尚书金献民嘱其撰《九边图志》,时人争相传抄。后以争“大礼”,被廷杖。大同兵变,郑晓极言叛军不可赦,为张孚敬所赏识,欲改置翰林及言官,郑晓皆不赴,不久即以父丧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