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条槭

槭树科槭属植物
茶条槭(Acer tataricum subsp.ginnala[1],槭树科槭属落叶大灌木或小乔木,一般被称为华北茶条槭,是重要的生物种质能源树种[2]。一般高约2米,偶可高达10米。叶卵状椭圆形,长6~10厘米,宽4~6厘米,常羽状3~5裂,中裂片较大,基部圆形或近心形,缘有不整齐重锯齿,表面无毛,背面脉上及脉腋有长柔毛。花杂性,伞房花序圆锥状,顶生。果核两面突起,果翅张开成锐角或近于平行,紫红色。花期5~6月;果期9月[1]
茶条槭分布在蒙古、苏联西伯利亚东部、朝鲜日本也有分布。中国主要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生于海拔800米以下的丛林中[1]。它多生长在海拔400~1200米的阳坡灌从或树林地中,属阳性树。在湿润、肥沃的土壤中生长速度快,在阳光或稍遮荫下生长良好,喜欢冷凉气候,能耐-40℃左右的低温[3]
茶条槭在医药、化工、食品、轻工、印染等方面也均有利用价值[3]。茶条槭以干燥叶、芽入药。化学成分叶含槭鞣质等。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明目。主治肝热目赤,昏花。用法用量适量,白开水冲饮[4]。茶条槭是北方良好的庭园观赏树种,孤植、列植、丛植、群植均可。较为耐荫,可作群落之下木,或散植于疏林下。也可修剪成绿篱,或整形树供庭院点缀[1]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5-6米。树皮粗糙、微纵裂,灰色,稀深灰色或灰褐色。小枝细瘦,近于圆柱形,无毛,当年生枝绿色或紫绿色,多年生枝淡黄色或黄褐色,皮孔椭圆形或近于圆形、淡白色。冬芽细小,淡褐色,鳞片8枚,近边缘具长柔毛,覆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