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尚

战国时期楚国的官员
靳尚(?—前311),本名尚,战国楚臣,是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人,受封于靳江,世称靳尚,子孙以封地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楚大夫靳尚,汉有靳歙,又汾阳侯靳强。”[1][2]
楚怀王十八年(前311),秦惠文王张仪诱使怀王绝齐,怀王发觉被骗,便想杀掉张仪。靳尚接受张仪厚赂,通过怀王宠姬郑袖进言,张仪得以释归。他自请监视张仪,随同去秦,途中被魏人张旄派人杀死。[1][2]
在《战国策》中,靳尚是一个贪财受贿、两面三刀、巧舌如簧的人物,给人一种此人品性不好的印象。在古人的记载中,靳尚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是冤家一对,甚至屈原被流放,也是因此人作恶导致的。此后,靳尚便成了奸[nìng]、暗中使坏的小人形象的代表,绝大多数的文学作品中,都将其列为可憎可恨的人物,历代受人唾骂。[1][2]

人物生平

靳尚,芈姓靳氏,战国楚臣。受封于靳江湘江支流,源于宁乡白鹤山寨子冲,自西向东流经宁乡县、湘潭县望城县,然后于长沙岳麓区的柏家洲村附近汇入湘江),世称靳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