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仁天皇

日本第47代天皇
淳仁天皇(733年—765年),日本第47代天皇,自758年9月7日(天平宝字2年8月1日)至764年11月6日(天平宝字8年10月9日)在位。淳仁天皇因藤原仲麻吕的拥立而即位。在位时淳仁天皇重用藤原仲麻吕,改官名为唐式,奉太上皇孝谦天皇执行国家大事。时中国发生安史之乱,淳仁天皇欲送去牛角作为武器原料,支援大唐皇室。孝谦上皇和道镜擅权,藤原仲麻吕起兵,反遭杀身之祸。由于与藤原仲麻吕的关系,淳仁天皇被迫退位,被流放于淡路而死,史称废帝或淡路废帝。明治年间恢复天皇地位,追谥“淳仁天皇”。[1]

人物简介

即位前

大炊王是天武天皇之子舍人亲王的第七子,母亲是当麻真人山背。3岁时大炊王的父亲去世,又因为是天皇之孙无法出仕,只是个毫不起眼的皇族
757年(天平宝字元年),大炊王取代了圣武天皇遗言中应被立为太子的道祖王,被未婚的女帝孝谦天皇立为太子。大炊王之所以被立为太子,是藤原仲麻吕(后来改名为惠美押胜)强力推荐的结果。大炊王娶了藤原仲麻吕去世的儿子藤原真从的妻子粟田诸姊为妻,并住在藤原仲麻吕的私邸,与藤原仲麻吕有十分亲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