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高原

亚洲西南部的高原地带
伊朗高原(英语:Iranian plateau波斯语:فلات ایران),又称波斯高原(Persian plateau),位于亚洲西南部,[10]小亚细亚东部和高加索一直延伸到南亚次大陆旁遮普(Punjab)平原西部的兴都库什山脉(Hindu Kush),[11]介于帕米尔高原亚美尼亚高原之间。其北邻里海、图兰低地(Turan Plain)、兴都库什山脉和厄尔布尔士山脉(Elburz Mts,Alborz Range),南滨波斯湾阿曼湾阿拉伯海,东缘以苏莱曼山脉(Sulaiman Range)为界,西南缘是扎格罗斯山脉(Zagros Mts),[8]总面积约270万平方千米。伊朗高原东西长约2500千米,南北宽约1500千米,[5]平均海拔900~1500米,[6]主要包括伊朗中部和东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西部。[10]
伊朗高原经历了古特提斯、新特提斯、新生代板块汇聚等构造演化过程,[12]约3500~2000万年前在阿拉伯-欧亚大陆碰撞后开始形成,[3]至新近纪中新世期间形成大量褶皱山系和陷落盆地,[13]最后成为周缘被山脉围限、内部被断裂切割的闭塞山间高原。[12]高原内部地势起伏和缓,其间盐沼、荒漠广布,主要分布有卡维尔(Kavir)盐漠、卢特沙漠(Lut)和雷吉斯坦(Registan)戈壁沙漠等。除高原西部和沿海地区为地中海型气候外,伊朗高原大多数地区均属亚热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和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气候干旱、炎热,并具高山气候垂直变化特征。[4]
据考证,伊朗高原在旧石器晚期有古代亚洲人广泛活动。[13][11]公元前3000年前后,高原西南部的埃兰人(Elam)在胡泽斯坦地区建立城邦国家。[11]公元前2000年代末,雅利安人沿里海两岸进入伊朗高原,[14]与当地土著人融合形成波斯人[13]公元前678年,米底王国(Media,前678年~前553年)成为伊朗历史上第一个由雅利安人建立的国家。[11]公元前550年,波斯人建立的阿契美尼德(Achaemenid)王朝成为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史称波斯帝国[13]其后,伊朗高原历经诸多统治者。[11]至21世纪,伊朗高原上的国家大多奉伊斯兰教为国教。[15][16]截至2023年末,伊朗高原共有世界遗产17处,其中15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处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17][18]从公元前500多年的阿契美尼德王朝都城遗址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到十九世纪的格列斯坦皇宫(Golestan Palace),大量文化古迹和自然景观构成了伊朗高原上的诸多风景名胜。[19][17]

位置境域

伊朗高原因伊朗而得名。“伊朗”(Iran)在1935年前被西方称为“波斯”(Persian),[a][21]源于“雅利安”(Aryan),即“雅利安人的国家”之意,“雅利安”意为“光明”“高贵”。[b][22]1935年,巴列维王朝(Pahlavi Dynasty)开国之君礼萨·汗(Reza Shah)更国名为“伊朗”。[23]伊朗高原地处西南亚,[10]地理坐标为25°~40°N,50°~70°E,[1]小亚细亚东部和高加索一直延伸到南亚次大陆旁遮普平原西部的兴都库什山脉[11]介于帕米尔高原亚美尼亚高原之间。其北邻里海、图兰低地、兴都库什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南滨波斯湾、阿曼湾阿拉伯海;东缘以苏莱曼山脉为界,西南缘是扎格罗斯山脉。[8]伊朗高原面积约270万平方千米,东西长约2500千米,南北宽约1500千米,[5]平均海拔900~1500米。[6]伊朗高原主要包括伊朗中部和东部、阿富汗巴基斯坦的西部地区,[10]其中大部分(约155万平方千米)在伊朗境内。[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