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郡

中国古代郡级行政区划
渔阳郡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郡级行政区划,其历史变迁经历了多个朝代。该郡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燕国秦朝时期正式设立,治所在渔阳县,位于今北京市怀柔区北房镇梨园庄村一带。渔阳郡的名称来源于其地理位置,即位于渔水(今白河)之北。隋朝时期,渔阳郡一度被废除,后在隋大业年间重新设立。唐朝时期,渔阳郡曾短暂更名为[]州,后又恢复原名,最终在唐朝末期被废除。

历史沿革

渔阳郡最早文字记载是在战国时的燕国,在因其位于渔水(现白河)之阳,故称之为渔阳。属幽州刺史部故城在今北京市怀柔县梨园庄东南,遗址尚存。
王莽时更名通路郡。东汉复称渔阳郡。三国魏明帝后郡县俱废,西晋统一后,将渔阳郡与原东汉广阳郡合为燕国。后魏移郡治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县)。以县属焉,北齐时治潞县(在今北京市境)。隋开皇三年(583年)废。
隋大业三年(607年)设置。今天津蓟县、北京平谷等地,唐为蓟州,改曰渔阳郡,寻复为蓟州,即今京兆蓟县治(今天津市蓟县)。《蓟州图经》州城西北有渔山,郡在山南,故曰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