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

西汉刘向的记叙文
《南辕北辙》出自《战国策·魏策四》,[1]文中,魏国人季梁在听闻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后,向魏王讲述了楚人想要到南面的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而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远的故事,以此劝诫魏王不要以单纯的征伐来实现让天下人叹服的事业。[1]
战国策》也称《国策》,是一部独特的国别体著作,[1]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策士游说诸侯、国君的活动和说辞,反映了战国至秦汉之际的社会风貌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的重大活动。[1]
《战国策》最早是分散的书册,名称不一,有“国事”“短长”“国策”“事语”“长书”“修书”等,至西汉,由中国汉代经学家刘向(公元前77年—前6年)去其重复,[2][1]校其脱误,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1]按国别记述、分篇,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总计为12国、33篇。[1]

作品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