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

自然泉水
温泉(英语:Hot spring),是指从地下自然涌出或人工采集, 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且水温≥25℃的矿水。[1][4]温泉有不同的分类标准,种类也不尽相同。一般可以根据出露形式、环境、温度、化学和泉水运动状态进行划分。[1][5][6]李时珍中国最早对温泉进行分类的学者之一,他在《本草纲目中将中国的矿泉分为热泉、冷泉、甘泉、酸泉和苦泉五大类。[7]1981年10月,中华医学会在青岛召开全国疗养专题学术会议,对中国温泉进行了界定,将中国矿泉分为十二类。[8]2018年5月,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云南省温泉与水疗行业协会和云南省标准化协会等单位联合制定中国旅游行业标准对温泉旅游泉质的等级进行划分。[4]
中国的温泉利用有着较长的历史,西安华清池等温泉地都与历代帝王将相的光临相关,流传着众多的传说。[9]中国在古代就已经将温泉用于医疗保健、工农业生产和旅游资源。[10]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温泉利用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步应用于休闲旅游度假、医疗疗养、工农业生产开发和科研文化方面。[2][9][11]现如今,温泉发展旅游,旅游衍生休闲、娱乐、养生、度假、观光、科普教育等众多功能,丰富了温泉的旅游内涵,已经受到全世界的普遍追捧。[9][12]17世纪晚期,英国温泉开发的兴盛伴随着国家经济整体的增长。[2]18世纪中叶,费城周边的都市温泉得到开发。[2]1972年德国温泉治病的费用占GNP的2%,所有温泉都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2]日本则经历过从汤治到保养、休养、观光、欢乐的全过程。[2]韩国在日本占领时期,温泉得到开发。[2]
在科研方面,可以通过温泉的温度,考察到温泉热源的具体位置、流径过程等情况;还可以根据温泉出水变化还可以预测当地地质结构变化等,为地质研究做出贡献。[9]目前温泉主要的发展模式是休闲旅游度假[9],而温泉休闲旅游度假的主要方法便是浴用[13]矿泉浸浴(泡温泉)是浴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主要分为全身浸浴、局部浸浴和淋浴。[13]泡温泉有基本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在泡温泉前,要注意确认自身是否属于适宜人群,并做好浴前准备工作,遵守泡温泉基本礼仪,明确注意事项。[11]
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央视网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中国十大温泉度假区”。十大温泉度假区主要集中在东三省和东南沿海一带,内陆入选的仅有贵州省四川省两例。[14]2023年12月,美国著名旅行杂志《Condé Nast Traveler》评选出世界上18个最美的温泉,上榜温泉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均仅1例入选,非洲0入选温泉,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的黄龙国家风景名胜区温泉入选。[15]

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