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虫

直翅目蟋蟀科的昆虫
将军虫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又名促织、蛐蛐、夜鸣虫、蟋蟀秋虫斗鸡等。将军虫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丝状触角细长易断,咀嚼式口器,后腿发达,善于跳跃。雄性蟋蟀前翅上有发音器,能够发出鸣叫。雄性蟋蟀个头相对较大,好斗,争斗通常是为了争夺食物、巩固领地、占有雌性。穴居,多栖息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间活动。杂食性昆虫,吃各种作物、树苗、果蔬等。[1][5]
将军虫作为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种类较多,全世界已知种类约有2500种,如中华蟋蟀、大棺头蟋蟀、油葫芦等。[3]喜欢较湿润的环境,以植物和小虫为食,一年繁殖一代,10月产卵,卵块在土中越冬,第二年仲春孵化为若虫,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若虫三四天蜕一次皮,经过六次蜕皮转化为成虫,寿命大约为5个月。[3][5]
将军虫干燥全虫可入药,有着利尿,破血,利咽的功效。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通尿路结石肝硬化腹水,咽喉肿痛。一般2~6只,水煎或焙干研粉服。体虚和孕妇不能食用。[1][5][6]

形态特征

将军虫体长圆形,全身黑色并有光泽,有黄褐色微毛与褐色刚毛。头棕褐色,头顶短圆,略向前方突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