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蒜兰

兰科独蒜兰属植物
独蒜兰(学名Pleione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是兰科独蒜兰属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半附生草本假鳞茎卵形至卵状圆锥形,上端有明显的颈,全长1-2.5厘米,直径1-2厘米,顶端具1枚叶。叶在花期尚幼嫩,长成后狭椭圆状披针形或近倒披针形,纸质。花葶从无叶的老假鳞茎基部发出,直立,顶端具1花;花粉红色至淡紫色,唇瓣上有深色斑;花瓣倒披针形,稍斜歪,长3.5-5厘米,宽4-7毫米;唇瓣轮廓为倒卵形或宽倒卵形,长3.5-4.5厘米,宽3-4厘米,不明显3裂。[shuò]果近长圆形,长2.7-3.5厘米。花期4-6月。
生于常绿阔叶林下或灌木林缘腐植质丰富的土壤上或苔藓覆盖的岩石上,海拔900-3600米。产中国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四川贵州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形态特征

独蒜兰半附生草本假鳞茎卵形至卵状圆锥形,上端有明显的颈,全长1-2.5厘米,直径1-2厘米,顶端具1枚叶。叶在花期尚幼嫩,长成后狭椭圆状披针形或近倒披针形,纸质,长10-25厘米,宽2-5.8厘米,先端通常渐尖,基部渐狭成柄;叶柄长2-6.5厘米。
花葶从无叶的老假鳞茎基部发出,直立,长7-20厘米,下半部包藏在3枚膜质的圆筒状鞘内,顶端具1(-2)花;花苞片线状长圆形,长(2-)3-4厘米,明显长于花梗和子房,先端钝;花梗和子房长1-2.5厘米;花粉红色至淡紫色,唇瓣上有深色斑;中萼片近倒披针形,长3.5-5厘米,宽7-9毫米,先端急尖或钝;侧萼片稍斜歪,狭椭圆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与中萼片等长,常略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