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中国人民银行1997年发行的系统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全称是金融信息基础数据库,主要使用者是金融机构。[4]
1932年,中国征信所成立。后来,中国征信所在天津武汉等地设立分所,并在重庆设立分所。1945年,联合征信所成立。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转型,现代征信业开始在中国诞生。[1]2004年和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建成全国集中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200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成立,专门负责征信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在法规方面,2013年3月15日,《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为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征信业步入了有法可依的阶段。[1]2019年6月19日,中国已建立全球规模最大的征信系统。[5]
截至2023年10月,人行征信已接入法人机构6189家,收录11.64亿自然人信息、1.3亿户企业和其他组织信息。个人信用报告日均查询1560万笔,企业信用报告日均查询54万笔。[2]央行主导建设的央行征信系统,立足全国范围内个人和企业信贷信息全面共享应用,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收集信贷信息种类最全的征信系统。[6]

开发历史

改革开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