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兔

腹足纲无楯目海免科软体动物的统称
海兔,是无楯目海兔科(学名:Aplysiidae)软体动物的总称[1],别称雨虎[2]海珠[3]。截止到2024年,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观点认为现存海兔科下有7属。[1]海兔种类繁多,体型不一,体长可从1厘米到170厘米,[4]体重最大可超过2千克,[5]多呈圆形、纺锤形[4]成体贝壳完全退化成为内壳,体表光滑,饰各种斑纹。[6]休息时,触角向上伸展,像兔子的两个耳朵,故称为海兔。[3]
海兔科大多数种类分布在北纬40度至南纬40度的温暖水域,[7]暖水性种类较多,[5]主要生活在潮间带至潮下带浅水区的海藻、石头、泥砂质底。[5][6]海兔是食草动物,吞食藻类的速度相当迅速。[9]其外套腔内具有特殊腺体,受刺激时会分泌大量紫色的汁液,能有效地驱退掠食者,[9]并杀伤小型动物或逃避敌害。[10]海兔有不寻常的交配习惯:它们在繁殖期互相交尾产卵,常连成一串,在中间者同时起到雌、雄两性的作用。[5]
海兔的软体部分可食用,亦可作为家禽的饲料。但养殖海兔的目的是生产海粉,而不是食用海兔的肉质部。[11]海粉营养丰富,为中国东南沿海人民喜爱的食物。[3]海兔卵收取,晒干,可制成海粉入药。[12]此外,科学家们还利用海兔作为模式动物对神经肽进行了广泛研究,鉴别出了多种神经肽及其功能,[13]并获得了2000年的诺贝尔奖[14]
海兔、海牛、海[kuò]蝓之间的关系常常会被搞混。实际上,海蛞蝓的名字来自英文的sea slug,是多种壳已经消失或退化的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的泛称,常指后鳃亚纲(Opisthobranchia)的物种,常见的有以海牛们为代表的裸鳃目(Nudibranchia),以及以海兔们为代表的无楯目(Anspidea)。因此,可以说海牛和海兔都属于海蛞蝓。[15]海兔科分化众多,其中有一些被人熟知的品种,如对神经生物学的进步做出了最重大贡献的加州海兔,[16]中国沿海最常见的有黑指纹海兔蓝斑背肛海兔[17]以及海兔中最大的品种黑海兔。[18]

分类与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