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马

秘鲁共和国首都
利马(Lima)是秘鲁首都和利马省首府,秘鲁最大城市,位于沿海地区中部里马克河下游河畔,太平洋西科迪勒拉山脉之间的滨海沙漠绿洲上,平均海拔154米,地处南纬12°,受秘鲁洋流影响,气候终年温和。2020年,利马人口达975万。[1]
利马于1535年由西班牙殖民者所建,称为“诸王之城”;1542年西班牙殖民者在此设检审法院,1544年成为秘鲁总督辖区首府;殖民地时期为南美洲最繁荣城市之一,南美大陆与欧、亚两洲进行贸易的门户;1821年秘鲁独立后成为首都,是秘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
利马市区分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旧城在北部,街道多西北一东南和东北一西南相向交叉,街区呈格状分布。利马大广场为旧城中心,周围有政府宫、市政大厦、大主教宫和古教堂等著名建筑;由此通往西南圣马丁广场的拉乌尼翁大街是全城最繁华的商业区。新城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以5月2日广场和博洛涅西广场为中心,周围多为银行等商业机构,工业区在西部与卡亚俄之间的公路和铁路两侧。西北部为工人居住区,南部海滨的圣伊西德罗和米拉弗洛雷斯等郊区为高级住宅区。[1]

介绍

利马市分为旧城、新城两部分。旧城区位于城市北部,临近里马克河,街道自西北向东南伸展,同里马克河成平 行状。街道多以秘鲁的省和城市命名,街区狭窄,房屋低矮,大多为殖民统治时期所建造。旧城区有众多的广场,以城区中心的“武装广场”最著名。以这个广场为中心,条条街道成辐射状向四周延伸,通向城区各个角落,街面以大块石板铺砌,显得古香古色。广场中央有喷水池,水花飞溅,雾气蒙蒙,在阳光下晶莹闪烁,使城市显得格外有生气。广场东端是始建于17世纪的天主教堂,保持着浓厚的西班牙建筑风格,教堂内有银饰祭坛、建筑精巧的小教堂和停放着广场设计者、当年西班牙殖民军首领皮萨罗玻璃棺材。广场四周其他著名建筑有建于1938年的政府大厦、建于1945年的市政大厦以及众多的商业大楼、超级市场等。旧城区还有风光优美的阿拉梅达公园、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乌尼昂大街、宽阔的繁华大街尼科拉斯德皮埃罗拉大街、圣马丁广场、博洛洛内西广场以及建于1551年的南美洲最古老的大学——圣马科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