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格群岛

亚历山大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
《古拉格群岛》,原作名: Архипелаг ГУЛАГ,[1]全称是《古拉格群岛,1918—1956,文艺性调查初探》 ,是由苏联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2]该书创作于1962年至1973年间,于1973年首次出版。[3][4]
《古拉格群岛》分监狱工业、永恒的运动、劳动消灭营、灵魂与铁丝网、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后七部,既以“群岛居民”的经历为线索,又穿插了苏联劳改制度发展史中的大量资料,结构宏大,卷[zhì]浩繁。[1][5]
《古拉格群岛》中描述的自1917年起近四十年期间囚犯的各种人和事,实际上反映的是苏联“古拉格”成立之前和之后近四十年期间苏联境内劳改营、监狱和边远地区开发建设事情,以及对同“古拉格”息息相关的数百个人物命运的描写。[6]
《古拉格群岛》名称的实际所指是:一个个孤立的、与世隔绝的“劳改营孤岛”所组成的“群岛”,作者通过七个部分,约一百四十万字对“群岛”的各种人和事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3][5]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