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

建造或制造船只的生产工业
造船是指建造或制造船只的生产工业,一般是在一种专业设施造船厂里的船台或船坞中进行。[1]
早在公元前2500年,中国就制造出了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专门造船的船工。秦代的海船,汉代的百尺楼船,都体现出中国2000多年前造船的高超技艺。唐时船体已经开始采用先进的钉接榫合的联接工艺,甚至出现了斜穿铁钉的平接技术,大大增强了船体的强度。唐代海船已达9个水密隔舱,大大增强了海上航行的安全系数。到了宋代,出现了可制造载重20万公斤以上的大船。当时许多外国人都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匠”来形容中国的造船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重建造船工业体系。20世纪70年代末,造船工业开始快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的比例不足1%(世界第17位)。2000年,中国造船产量已达224.51万总吨,占世界造船产量的份额由1982的0.8%上升到5%至6%。“十五”期间,中国船舶工业年均增长28%。[2]
现代船舶绝大多数为钢质焊接船,钢质船一般采用分段建造法建造。其建造的生产过程分为三大作业内容:船体建造、船舶[]装和船舶涂装。包括各种材料和设备的准备,材料的成型加工,船体的装配焊接,各种系统、机械设备、仪表等的制造和安装调试以及舱室绝缘、装饰、家具等的制作和安装,最后还要进行整体性的试验和交船工作。[3]

起源假说

中国的历史学家推测船的起源说,古人观察到落叶漂浮于水面而受启发,从而造出了船。夏朝大禹(约公元前2205年),负责防洪排涝,为此造出了第一只独木舟,并逐渐增加了舵、竹篷、石锚、桅杆和帆等设施。船的起源另一种说法是,出于打鱼的需要,从而促成用柏木、柳木或松木来造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