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有机物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挥发性有机物(英文名: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是指在标准状态下饱和蒸气压较高(标准状态下大于13.33 Pa)、沸点较低、分子量小、常温状态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常用VOC或VOCs表示,总挥发性有机物用TVOC表示。VOCs不是一种单一的污染物,而是某些理化性质相近的有机化合物的统称,[1]主要成分有烃类(卤代烃、氧烃、氮烃)、苯系物、有机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机[tóng]、胺、醇、醚、[zhǐ]、酸和石油烃化合物等,[2]按照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将VOCs分为八类,即烷烃芳烃烯烃、卤代烃、酯、醛、酮以及含杂原子的其他有机化合物。[4]
VOCs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源与人为源,天然源主要为植物释放、火山喷发森林草原火灾等;人为源分为工业源、交通源及生活源,来源广泛。[5][6]VOCs大多不溶于水,混溶于苯、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具有特殊气味,[3]部分具有臭味,[7]性质稳定,不易分解,[8]具有较强的活性。[3]VOCs可破坏臭氧层、形成光化学烟雾,对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造成污染。[9][3]也对人体的肝、肾、呼吸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成分、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具有毒性,还具有致癌、致突变性[2][10]

定义

1989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将VOCs定义为:熔点低于室温、沸点范围在50-260 ℃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2][3]
2000年,美国国家环保局EPA)将VOCs定义为:除CO、CO₂、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碳酸[ǎn]外,任何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碳化合物。[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