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辞通纂

卜辞通纂
《卜辞通[zuǎn]》是郭沫若撰写的甲骨学著作,书中分类包括干支数字、世系、天象、食货等。

作品内容

《卜辞通纂》分为干支数字、世系、天象、食货、征伐、[tián]游、杂纂等8部分,共选甲骨800片。除选自当时已印行的著录外,还使用了马衡《凡将斋藏甲骨文字》等拓本。书后附有别录,包括中央研究院藏大龟四版、《新获卜辞》拓片、何遂藏甲骨拓片三项;别录之二收录日本收藏的部分甲骨,题为日本所藏甲骨择尤。全书所选均为甲骨精粹,为研习卜辞提供了很大便利。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乳名文豹,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1892年出生于四川乐山县,祖籍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中国现代文学家、诗人、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蒋介石清党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6年后,站在民主运动前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革命旗帜。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