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州起义

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luán]州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民主革命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领导者多是同盟会会员,也得到孙中山等人的大力支持。[1]
辛亥滦州兵谏与滦州起义合称滦州革命,是清末新军第二十镇革命官兵为响应武昌起义在京[]滦州发动的两个有重大影响又密切联系的革命事件。滦州革命沉重打击了正处于土崩瓦解状态的清王朝,有力地支持了湖北和其他各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国民政府表彰令曾评价说:“辛亥光复,发轫于武昌,而滦州一役,实促其成。”滦州革命对于清王朝的灭亡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起义背景

二十世纪初,满清政府对外出卖主权,对内搜刮人民。劳动人民不甘压榨,多次起义反抗。1901年到1910年间,自发地反清人民革命斗争达近千次,卷入战斗的群众近千万人(据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辛亥革命》)。
滦州的东邻昌黎县乡民曾聚众捣毁盐局,北邻迁安民众曾痛打知县,西邻丰润组成了华北救命军。后期的义和团运动以扫清灭洋为宗旨,其中大师兄张洪一直在滦州北部坚持反政府斗争,蒋卫平先生与宋教仁吴禄贞蓝天蔚等1907年在奉天(今沈阳)建立中国同盟会辽宁支部,被称为“东方圣人”、“关东大侠”,吴禄贞、蓝天蔚二人都是后来策动滦州起义的核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