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洛公路

昆明至打洛的公路
昆洛公路起自昆明[1]玉溪元江普洱思茅景洪(原名车里)、勐海(佛海),止于中缅交界的打洛,初建时全长866公里。其中,昆明至玉溪大梨园段,长112公里,于1940年建成;大梨园至[měng]海段长674公里,于1954年12月27日竣工通车;勐海至打洛80公里,于1960年完工。昆洛公路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在西南局云南党政军直接领导下,云南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修建的里程最长、工程艰巨的国防、经济大干线,是云南连接东南亚各国的国际大通道[2]

公路简介

50年来,这条交通大动脉对巩固中国西南边防,发展云南经济,促进国际交流,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决策,加快国防公路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在财经困难的情况下,党中央、政务院为了巩固国防,建设边疆,决定集中国家财力、物力,同时修建康藏、青藏、昆洛等重要国防干线公路。中央提出了“少花钱,多修路”、“依靠地方,发动群众”的筑路方针,并指示主管部门加强组织协调和技术管理工作。1951年初,国家交通部召开全国公路、航务工作会议,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陈云到会并作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国防公路建设步伐。周恩来亲自审阅批准了云南省昆洛公路的测设标准,省人民政府于1951年元月24日转发省交通厅执行。青藏、康藏、昆洛等国防公路开工后,中央领导和各主管部门都十分关心重视,及时听取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1952年11月20日,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国防公路建设者题词:“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朱德总司令还为昆洛公路单独题词:“以一往无前的精神,战胜天险,打通昆洛交通,实现巩固国防,繁荣经济的光荣任务!”人民领袖的关怀和鼓励,给了边疆各族人民和广大筑路人员巨大的力量。为了完成昆洛公路建设任务。国家交通部等部委、西南军政委员会和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从组织机构、干部配备、民工动员、物资供应,安全保卫等各个方面,都做了精心筹划和周密安排,保证了公路工程圆满完成。
1951年2月,西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决定,以西南交通部公路局昆明分局和滇藏公路局为基础,组建昆洛公路工程处,受西南交通部和云南省交通厅双重领导,负责建设昆洛公路。1951年4月,昆洛公路工程处在昆明正式成立。云南省委决定,由省交通厅等单位抽调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先后共计1600多人到昆洛公路工作;民工队伍由玉溪蒙自普洱等专区41个县组建。玉溪专区出动民工4万多人,蒙自、普洱专区各出动2万多人。累计上路民工达9.3万多人。还从昆明、宜良、楚雄等地动员铁工、木工、石工1000多人。这一切工作准备就绪,1951年9月4日,昆洛公路正式开工。
1953年初,为了加快昆洛公路等工程建设进度,云南省成立了公路建设委员会和公路修建指挥部。由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李达任公路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省长郭影秋任公路修建指挥部司令员兼党委书记。1953年3月,昆洛公路指挥部在墨江县城召开大会,西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部长穰明德代表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向昆洛公路指挥部授旗。当绣有毛泽东、朱德为修建国防公路题词的两面红旗展现在主席台上时,会场上顿时响起热烈的欢呼声和锣鼓声,经久不息。不畏艰险,争修翻身路昆洛公路横穿哀牢山无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