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

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的一级支流
沙河是中国河南省中部的一条河流,河长322公里,流域面积12580平方公里。[1]它是颍河的最大支流,自源头至北汝河汇入处,古称“[zhì]水”;北汝河汇入起,为古代汝水的一部分;从漯河市区到汇入[yǐng]河,为元朝至正年间汝河改道后的河道,基本上是古代大濦水明朝嘉靖年间始称沙河,全长325公里,流域面积12600平方公里。在20世纪90年代,经过综合考证,确认沙河主源为发源于河南省鲁山县西部尧山镇石人山主峰东麓的玉皇庙河,沙河东流至襄城县舞阳县交界处汇北汝河,到周口市入颍河。沙河流域在京广铁路以西为山丘,以东则为黄淮平原,中间过渡带很短。流域年降水量变化梯度大,由南向北逐渐递减。全流域多年降水量为600~900毫米,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流域内水旱灾害频繁。[3]

基本介绍

下游亦称长沙市霞凝河,源于汨罗市分水坳,经三姊桥高家坊至长沙市杨桥乡界耙山入望城区境,京广铁路平行于东侧。至杨桥村氽水桥,东纳伍家冲水。至杨桥车站,有湖西冲水经大坝口自东北注入。至姚唐冲,有黑麋峰水经寿字石、沈背岭、沙田从东北注入。至桥头驿瓦碎塘,有黄金园、洪家冲水自西北注入。经王家坊至谭家巷,东纳桂花[lǒng]水,西纳落马桥水。进入低洼地带,经舒家套、柳树套、大围子、夹等一片小垸,至霞凝港湘江望城境内河长22.5公里。1958年冬,沙河改道,裁弯切直,上起杨桥双江口,下至谭家巷,从东南一侧循1953年围垦的翻身垸修建大堤至黄猫嘴,新开河道9公里,较故道缩短3公里。1973年冬,又将黄猫嘴至霞凝港出口一段河道拉直北移,长0.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