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

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肠(large intestine)是消化管最后的一段,长约1.5米,起自右髂窝,终于肛门,可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段。[1]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消化道的下段。大肠居于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连接肛门。[2]全程形似方框,围绕在空肠、回肠的周围。大肠在外形上与小肠有明显的不同,一般大肠口径较粗,肠壁较薄。大肠的主要机能是吸收水分,将不消化的残渣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1]

解剖结构

  • 大肠位于腹腔当中,其上端在阑门处,相接于小肠并与其相通,在腹腔之中来回绕行,其下端与肛门相连接。
  • 根据现代医学解剖学的认识,大肠是从盲肠至肛门之间的粗大肠管,围绕在小肠的周围。大肠分为盲肠(包括阑尾)、结肠和直肠(包括肛管)三部分。
  • 大肠可承接小肠传导而来的消化物,吸收其中的残余物与水分,最终形成粪便,从肛门处排出体外,故也称为“传导之府”“传导之官“。
  • 大肠作为六腑之一,与肺互为表里关系。
  • 解剖学位置
    大肠居于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连接肛门。大肠的上端称为“回肠”,包括现代解剖学中的回肠和结肠的上段;下段称为“广肠”,包括乙状结肠和直肠。大肠亦是一个官腔性器官,呈回环迭积之状,主要有传化糟与主津的生理机能。

生理功能

  • 大肠的生理功能为传导糟粕及参与津液代谢。
  • 传导糟粕
    • 指大肠接收从小肠而来的食物残渣,吸收其中的水分,最终形成糟粕,排出体外。
    • 大肠的传导作用与胃气、肺气、脾气、肾气密切相关,共同配合,完成排泄过程。
  • 参与津液代谢
    • 主要是大肠吸收水分的作用。若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或湿热蕴结大肠,多会出现排便异常,可出现便秘、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下利脓血等。
    • 若吸收津液的能力减弱,则会出现腹痛、肠鸣泄泻;若有里热耗伤津液,也可出现大便秘结等现象。
    • 生理机能
      1.主传化糟粕: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大肠之气的运动,将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并经过肛门有节制的排出体外,故大肠有“传道之官”之称。
      2.大肠主津: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含有大量水液的食物残渣,将其中的水液吸收,使之形成粪便,即是所谓的燥化作用。大肠吸收水液,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故说“大肠主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