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木营乡

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辖乡
椿木营乡位于宣(恩)、恩(施)、鹤(峰)三县交界处,位于宣恩县东北高山地带,地处北纬29°56′19″~30°08′20″,东经109°42′19″~109°55′52″。全乡面积205.84平方千米,辖林苑社区和黄家坪、深湾、莲花台、白岩溪、白果坪、杉坨、范家坪、挖断山、后坝、长槽等10个村。椿木营乡是土家族苗族白族侗族等15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共4527户,12200人。[1][2]
椿木营乡被称为“恩施屋脊”“宣恩之巅”,平均海拔1680米,属于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3][4]椿木营乡还被誉为“药材之乡”“竹节参之乡”“民歌之乡”。全乡现有业余群众文艺队伍11支,民间文艺演艺队1支,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3人,州、县级非遗项目传承人4人。[4]

历史沿革

以椿木营集镇命名。传说清朝中叶,反清的白莲教农民军路过这里,将此地原始森林中的椿树砍伐搭棚扎营,以避风寒,故名椿木营。明代属东乡安抚司辖,后归施南宣抚司统辖。清代属东乡里。1949年末为天狮区的一个乡。1952年12月将恩施县粟谷、挖断山、头棚、白岩溪和鹤峰县长坪、深[wān]、莲花台、木云、十家坪划入宣恩后,次年成立第八区,驻长潭河。1953年底将细沙、小卧龙、许家桥、兴隆、龙马、万岭、龙洞、施铁坪、大卧龙等划入第三区,八区迁椿木营。1956年改为椿木营区。1958年改为高原公社。1961年恢复椿木营区。1975年撤区并社为椿木营公社,1984年为椿木营区。
1996年,椿木营乡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0.4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69%,辖白果坪、长槽、干竹坪、黄家坪、巴山坪5个行政村,乡政府驻长槽;后坝乡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0.3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82%,辖勾腰坝、锣鼓圈、椿木、易家坪、杨柳坨5个行政村;粟谷乡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0.3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52%,辖范家坪、挖断山、沙坨3个行政村;长坪乡面积23.4平方千米,人口0.2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占78%,辖深湾、莲花台、白岩溪3个行政村。